双向八车道弱爆了,秦始皇修的高速公路,两千年后的解放军还在用
现在在中国,如果你问的是长城,可以说,绝大多数人都知道。如果你问,世界上第一个高速公里在哪里?据估计,许多人会提出疑问,其实为了抵御外族侵略,秦始皇不仅修了举世瞩目万里长城,同时也修了一条可以快速出兵的高速公路。虽然距今已有2000多年时间,但秦始皇修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却仍在使用中!
秦始皇吞并六国,统一华夏之后,匈奴多次来犯,大将蒙恬虽全力征战,但由于道路不畅,粮草运输困难重重。因此,蒙恬、蒙毅兄弟奏请秦始皇修建从咸阳直通长城北部九原郡的大通道,李斯和赵高以人力、财力紧缺为由,激烈反对。几经周折和艰辛,多次上书皇帝,最后同意暂停阿房宫和秦始皇陵项目,总司令蒙恬将保卫数十万军民攻击国防路。路线大体南北相直,因而称“直道”或“秦直道”。
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:“始皇欲游天下,道九原,直抵甘泉,乃使蒙恬通道。自九原抵甘泉,堑山堙谷,千八百里。”司马迁经行秦直道后,感慨万千。《史记》:“司马迁:我直直向北,为蒙恬看秦建长城亭,削丘谷,直道,固轻百姓力矣!
据现在专家们认为,秦直道是二千多年前的一条军事公路。它可以看作是世界公路的鼻祖。秦直道始建于公元前212年,南起秦都附近云阳县(今陕西淳化县北),北抵万源市旧院镇县(今内蒙古包头市),总长度超过700公里。这条古老的道路蕴含着古人的坚强意志和智慧,它是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碰撞的见证和纽带,它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
历史上,秦直接穿过中原和北方,加强中原与北疆的联系,巩固国界。同时,作为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,秦直道加强了南北商贾贸易和文化交流,推动了经济发展,促进了民族融合。
直道所过之处,很多地方至今依然地势险恶、人迹罕至。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,秦直道在选址过程中基本上是围绕着山区建成的。当然有“头”,例如,在调查中,他们发现了山区的痕迹填补沟,所谓“移山”。即使今天,这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,也极其不易。
当年秦始皇令蒙恬率几十万大军镇守长城边关,与匈奴的游牧民族的骚扰。数十万部队的草料消耗量很大,而往前线运输粮草的消耗则更大。据传,在秦直道建成之前,如果你想到达长城边境50吨食物,出发准备500吨,路途上就要消耗450吨粮草。途中有几个月的运粮途中官兵马匹吃掉的,在三通过黄河的过程中失去了直接滚下来的山,路上强盗抢劫了…总之,消费是惊人的!
后来秦直道建成后,秦军的千军万马3天3夜便可风驰电掣从秦都到达蒙古,无愧于“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公路”的称号。同样,在秦始皇秦直道200年,罗马帝国仅修复了约5米宽的罗马大道,使欧洲人自豪了一千多年,到处宣扬“条条大道通罗马”。
凭借这一通道,秦始皇的铁甲雄兵,粮食和军辎,从淳化林光宫屯兵地出发,你可以很快到达阴山脚下,攻破城池,所向披靡,从此匈奴“人不敢南下牧马,士不敢张弓报怨”,远遁大漠戈壁深处,数十年不敢露头。
到了西汉时期,李广便是从秦直道进军,像飞将军一样突然出现在匈奴骑兵面前,让他们措手不及,被杀得闻名丧胆。汉武帝刘彻多次沿直道北击匈奴,巡视朔方,炫耀武力。唐朝时期,李世民多次从秦直道行军,征突厥。直到明清,秦直道还一直是一条通途。清朝末年,捻军一部沿秦直道同清军作战。
两千年的沧海桑田,虽然水土流失使得一些地方的秦直道已经踪迹难觅,但有些地方还依旧清晰可见,2000年后的今天仍在使用。而围绕秦直道的旅游开发,也很是火热。
相关阅读推荐: